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重庆市作为西部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贯彻国家疫情防控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精准制定和调整防控措施,本文将全面梳理重庆市当前的疫情管控要求,旨在帮助广大市民和来渝人员清晰了解政策,共同筑牢疫情防线。
总体原则:科学精准、动态调整
重庆市的疫情防控策略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遵循科学精准、因时因势的原则,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国内外疫情发展态势、病毒变异特点以及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优化调整,市民和访客在获取信息时,务必关注最新官方发布,避免依赖过时的信息。
外来人员管理: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对于来自不同风险地区的人员,重庆市实行分级分类的管理措施,旨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 高风险区来渝返渝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隔离期间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 中风险区来渝返渝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隔离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则实行集中隔离。
- 低风险区(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来渝返渝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渝后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采样间隔至少24小时),并做好健康监测。
- 其他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倡导在抵渝后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所有来渝返渝人员应提前通过“重庆健康出行一码通”等官方指定方式进行报备,并积极配合交通口岸、社区等开展的排查和健康管理措施。
本地常态化防控:多点触发、群防群控
在本地常态化防控方面,重庆市构建了严密的监测预警体系,核心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重点场所防控: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酒店、影院、旅游景区等)、公共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等)的运营主体必须严格落实测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督促市民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通风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进入这些场所的市民也需主动配合。
- 重点人群监测:对医务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按规定频次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核酸检测服务:重庆市构建了便捷的核酸检测网络,设立了大量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满足市民“愿检尽检”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的需求,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响应。
- 个人防护责任:每位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继续保持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应急处置机制:快速响应、以快制快
一旦发生本土疫情,重庆市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围住、捞干、扑灭”的原则,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

- 风险区域划定: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并动态调整。
- 流调溯源与核酸筛查: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精准排查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并落实管控,根据风险范围,可能组织大规模或区域性的核酸筛查,以最快速度切断传播链。
- 生活与医疗保障:在落实管控措施的同时,全力保障风险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和就医需求,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民生服务不断档。
同心抗疫,静待云开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重庆人民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当前的各项疫情管控要求,是基于对疫情形势科学研判后做出的必要安排,目的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控制住疫情,保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每一位市民和来渝朋友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履行个人责任,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穿越疫情的阴霾,迎来山城更加灿烂的明天。
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重庆发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等权威渠道发布的最新信息,以获取最及时、最准确的防控政策。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朴实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shbomb.com/cshidaquan/10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朴实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市疫情管控要求,重庆市疫情管控要求最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朴实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呼和浩特2022年10月7日现在如何去机场接人1、首先要先到呼和浩特机场站口,要持有48小时的核酸检测证证明。其次准备好接机牌,询问好到站时间。最后在呼和浩特机场站口或停车场的地方等候对方即可。2、截至2023年7月10日,这种车不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