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重庆,烈日当空,高温红色预警与疫情防控通告同时出现在手机推送中,这座山水之城正面临双重考验,在江北区一处核酸采样点,穿着防护服的“大白”们后背早已湿透,护目镜里凝结的水珠不断滑落,社区居民却有序排队,彼此间隔一米,安静等待着检测,这样的场景,在2022年的夏天,已成为重庆各个社区的常态。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人口超过3200万,且地处交通要冲,防疫防控工作尤为复杂艰巨,面对疫情,重庆构建起“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防控体系,展现出超大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精准防控的“重庆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当疫情出现苗头,重庆的应急响应机制即刻启动,流调溯源队伍争分夺秒追踪传播链,核酸检测能力迅速提升至每日数百万份,重点区域分类管控措施在数小时内落实到位,这种快速反应能力背后,是重庆建立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防联控机制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
重庆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优势,开发了“渝康码”系统,实现一码通行、风险精准识别,同时结合山地城市特点,创新采取“片区制”“网格化”管理,将防控单元细化到楼栋、家庭,既保证了防控效果,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
防疫中的“山城温度”
疫情防控既是科学问题,也是人文考题,重庆在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的同时,始终注重人文关怀,对于封闭管理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服务保障队,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配送、就医购药等贴心服务,针对老年人、孕妇、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建立绿色通道,确保他们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八月高温期间,重庆各区县纷纷出台关心关爱防疫一线人员的措施,设置纳凉点,调配降温设备,提供防暑物资,市民们也自发为防疫人员送去冰块、冷饮和清凉药品,上演着一幕幕“你守护我,我温暖你”的感人场景。
统筹防疫与发展的“重庆智慧”
重庆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推广“闭环生产”模式,减少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实施助企纾困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为减轻疫情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重庆及时出台民生保障措施,向困难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稳定生活物资供应和价格,确保市民“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同时创新消费模式,发展线上经济、夜间经济,激发城市活力。
众志成城的“重庆力量”
重庆防疫的最大底气来自3200万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从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到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从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从配合防疫的普通市民到保障城市运行的各行各业工作者,每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战中的英雄。
在重庆,你可以看到九十岁老党员主动请缨担任社区志愿者,可以看到“00后”大学生投身防疫一线,可以看到商家自发为防疫人员提供休息场所和免费餐饮,这种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构成了重庆战胜疫情的最坚实基础。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容松懈,重庆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座经历过大战大考的山城,正以它的坚韧与智慧、勇气与担当,书写着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篇章,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着“重庆经验”。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朴实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shbomb.com/cshidaquan/16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朴实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市防疫防控最新要求/重庆市防疫防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朴实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二阳”是免疫力到期了?一个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权威解答来了1、综上所述,“二阳”并非免疫力到期,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再次感染。一个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的说法也缺乏科学依据。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并关注自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