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重庆,层林尽染,在这座立体山城的某个指挥中心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与低声讨论交织成独特的抗疫交响曲——这里是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办公室,一座拥有3300万人口超大型城市的抗疫“中枢神经”。
24小时不熄灯的“战时指挥部”
凌晨两点,当大多数市民已进入梦乡,位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大楼内的疫情指挥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各区县核酸检测数据、隔离床位使用率、物资保障情况等关键信息,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或紧盯数据变化,或紧急协调处理突发情况。
“这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只有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伟(化名)告诉记者,自2020年1月疫情暴发以来,这个办公室就进入了“战时状态”,700多个日夜持续运转,成为重庆抗疫的“智慧大脑”。
科学精准的“决策引擎”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指挥部办公室如何做到科学决策、精准防控?
“我们建立了多维度数据分析系统。”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李教授介绍,办公室整合了公安、交通、医疗、社区等78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开发出疫情预警模型,能够精准预测疫情传播趋势,为防控决策提供支撑。
在今年8月沙坪坝区疫情处置中,指挥部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划定了3个高风险区和7个中风险区,避免了“一刀切”式封控,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种精准防控模式后来被总结为“重庆经验”,在多省市推广。
有温度的“民生服务站”
疫情防控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指挥部办公室专门设立了民生服务组,24小时接听市民热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我父亲需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封控后怎么办?”“宝宝的奶粉快吃完了,能帮忙送吗?”……每天,上千个求助电话涌入指挥部,工作人员一一记录,协调社区、医疗机构和志愿者提供服务。
数据显示,仅今年9月,指挥部办公室就协调解决了市民就医、物资保障等急难问题1.2万余件,真正成为了疫情防控中的“温暖心脏”。
平战结合的“创新实验室”
重庆疫情指挥部办公室不仅是应急指挥机构,更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创新实验室,多项创新举措率先推出:
“黄码医院”机制确保风险人群正常就医;“舱车一体”移动核酸检测体系提升检测能力;“病毒追踪一张图”实现精准流调……这些创新既解决了当下问题,也为未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走向未来的“健康守护者”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指挥部办公室的功能也在转型升级,从最初的应急响应,到现在的平战结合,正在向未来的“智慧公卫平台”演进。
“我们正在建设新一代疫情预警系统,整合更多数据源,实现更早预警、更快响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表示,未来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永远在线的健康守护系统”,不仅应对新冠疫情,也能应对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夜幕降临,指挥部办公室的灯光再次亮起,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坚守;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细致入微,在这片不熄灯的战场,重庆疫情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继续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山城的万家灯火。
他们是抗疫战线的“隐形英雄”,是一个城市在特殊时期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也看到了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力量与温度。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朴实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shbomb.com/cshidaquan/24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朴实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疫情指挥部办公室,重庆疫情指挥部办公室电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朴实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二阳”是免疫力到期了?一个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权威解答来了1、综上所述,“二阳”并非免疫力到期,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再次感染。一个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的说法也缺乏科学依据。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并关注自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