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确诊情侣小杨和女友小周,至今记得被网暴的经历。
8月初,小杨带着小周回到重庆见父母,顺便去了几个景点游玩,他们没想到,这次旅行竟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7月底,重庆报告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正是小杨和小周,随后,二人的活动轨迹被公布:他们去了洪崖洞、长江索道、来福士等多个热门景点,还在多家餐厅用餐。
轨迹一经公布,网络舆论瞬间爆炸。
“明知疫情还不戴口罩到处玩?”“这两人是不是没脑子?”“一人毁一城!”......各种难听的评论如潮水般涌来,甚至有人开始人肉搜索他们的个人信息,打电话发短信进行辱骂。
那段时间,小杨和女友不敢看手机,整夜失眠,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旅行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
“我们真的不知道是怎么被感染的。”小杨回忆道,“每到一个地方都按要求扫码测温,在室内场所也一直戴着口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两人很可能是在回重庆的飞机上被感染的,他们的座位前方恰好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
在医院治疗期间,小杨和女友被安排在负压病房隔离,刚开始的几天,两人都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但情况并不严重,医护人员24小时监测他们的生命体征,每天都会进行核酸检测。
“医生护士都很好,没有因为我们是‘感染者’而歧视我们。”小周说,“反而经常安慰我们,说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治疗期间,最让他们难受的不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是心理压力。“总觉得自己给这么多人添了麻烦。”小杨说,“看到网上那些评论,心里特别难受。”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心理医生及时介入,为两人提供了心理疏导。“医生告诉我们,我们也是受害者,不应该被指责。”小周说,“慢慢地,我们开始能够正确看待这件事了。”
经过两周多的治疗,小杨和女友连续多次核酸检测阴性,达到出院标准,出院那天,他们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给医护人员:“是你们不仅治好了我们的病,还治愈了我们的心。”
出院并不意味着麻烦的结束。
回到社区后,一些邻居对他们避而远之,甚至有人向社区投诉,要求他们“不要再出门”,社区工作人员不得不专门开会解释:康复者不具有传染性,希望大家不要歧视。
小杨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公司虽然保留了他的职位,但明显减少了重要项目分配给他。“能理解公司的顾虑,但还是会觉得委屈。”小杨苦笑道。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随着重庆疫情得到控制,人们逐渐淡忘了这件事,小杨和小周的生活也慢慢回归正轨。
小杨和小周已经开始了新生活,他们成了重庆市防疫宣传的志愿者,经常在社区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注意防护。
“经历过才知道,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而不是感染者。”小杨说,“我们希望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防疫很重要,但也要科学防疫,不要歧视感染者。”
小周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话:“我们无法控制病毒,但可以控制自己对他人的态度,疫情终会过去,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应该永远保留。”
这条动态下,终于不再是骂声,而是越来越多表示支持和理解的评论。
重庆的疫情早已得到控制,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洪崖洞依旧灯火辉煌,长江索道仍然人来人往,只是人们口罩戴得更规范了,防疫意识更强了。
小杨和小周计划明年结婚,他们说,等疫情彻底结束,要再去一次洪崖洞,好好看看那里的夜景——这次不用戴口罩,可以自由地呼吸。
“这段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也更加懂得理解他人。”小周笑着说,“生活总会继续,总会越来越好。”
截至发稿时,重庆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城市车水马龙,烟火气依旧,而那对曾经处于风暴中心的情侣,终于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安心地走在阳光下。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朴实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shbomb.com/shenghuojingyan/17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朴实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 情侣 确诊/重庆确诊情侣现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朴实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福州中风险区域防疫政策福建省疫情中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统一安排,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中风险区内人员防疫指引1.中风险区内人员应服从社区统一安排,做到“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