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COVID的原因是什么?

健康作者 / 花爷 / 2025-01-29 03:20
"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从COVID中存活并康复,但对一些人来说,症状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当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从COVID中存活并康复,但对一些人来说,症状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当症状持续超过12周时,这种情况被称为长冠状病毒病。

长COVID

包含多达200种不同的症状。为了确定针对这些症状的循证治疗方法,我们需要了解病因。与长期COVID相关的一个因素可能是,病毒在初次感染后没有完全从体内清除。

我们从其他病毒中知道,病毒片段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停留数月甚至数年。导致COVID的病毒SARS-CoV-2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以下是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结果。


其他病毒潜伏在体内

疱疹病毒(如引起腺热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以及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可以终生处于“延迟状态”。这意味着病毒隐藏在细胞内并保持休眠状态。

特别是艾滋病毒,可以在全身的感染细胞中保持休眠状态。即使它没有活性,它仍然可以促进免疫激活和炎症。


其他病毒,比如

Zika病毒

麻疹,以及

埃博拉病毒

在初次感染数月或数年后在感染者的组织中发现。这种病毒的持久性会导致

慢性疾病

几项研究表明,COVID还可以重新激活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研究表明,这与疲劳以及思维和推理问题有关

长冠状病毒感染者


我们怎么知道COVID会留在体内?

几项研究已经确定了感染几个月后组织和粪便样本中SARS-CoV-2 (RNA)的基因序列以及SARS-CoV-2蛋白。

这些研究包括多份尸检报告,这些报告在感染后七个月死亡的人的各种组织中发现了病毒RNA和蛋白质。在接受检测的心脏、淋巴腺、眼睛、神经、大脑和肺组织样本中,至少有一半检测到SARS-CoV-2 RNA。

在存活下来的患者中,在感染四个月后,通过结肠镜检查获得的肠道组织中发现了病毒RNA,结肠镜检查是用一根细管从大肠中取出组织。这些患者无症状,4个月时鼻咽拭子pcr阴性。


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感染后的第一周,大约一半的参与者的粪便中都有SARS-CoV-2。4个月时呼吸道中未发现病毒,但12.7%的粪便样本呈RNA阳性。另外3.8%的粪便样本在7个月时仍呈RNA阳性。

最初的研究并不总是表明长期检测到SARS-CoV-2与长期的COVID症状之间存在很强的关系。

但最近,人们发现血液和肠道组织中存在SARS-CoV-2 RNA(或由RNA翻译的蛋白质)会增加出现长期COVID症状的可能性。


清除病毒的延迟对长COVID的人有什么影响?

在身体不同部位延迟清除SARS-CoV-2颗粒可能会通过几个潜在的过程导致疾病:

1. 炎症:


病毒蛋白的持续免疫刺激会引起炎症,使我们的免疫系统疲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我们免疫细胞的工作方式。

我们之前展示过

在最初患有轻度至中度疾病的长期COVID患者中,免疫功能障碍和炎症持续长达8个月。

2. 激活其他休眠病毒:


对持续存在的SARS-CoV-2的持续免疫反应可导致潜伏病毒的重新激活。在长COVID患者中,对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有反应的抗体升高,这表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而重新激活。

其他潜伏病毒,如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已经成为我们DNA一部分的古老病毒,就像遗传化石一样,最近被证明在感染后会重新激活。在患者的血细胞和组织中检测到HERV蛋白。

这些蛋白质可能会在长期COVID中驱动炎症过程。

3.对抗SARS-CoV-2产生的抗体可能会“自我”反应

这些自身抗体(由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错误地瞄准并攻击我们自己的身体组织或器官)可能与宿主受体或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要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新发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和牛皮癣)与SARS-CoV-2感染显著相关,自身免疫与长COVID之间的联系是可信的。

这表明COVID不仅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长期变化。

虽然上述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SARS-CoV-2在初次感染后持续存在很长时间,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这种挥之不去的病毒与长期感染之间存在令人信服的联系。这应包括检查长期COVID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RNA和蛋白质,而不考虑疾病严重程度。它还必须涉及发达的队列研究,追踪全球范围内的大量人群。

一些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是否

治疗长COVID

使用诸如Paxlovid之类的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减少病毒抗原并改善症状,尽管这仍处于实验阶段。

分享到
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或编译自英文资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本站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本站。

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