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季,重庆面临了抗疫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考验,在复杂多变的防控形势下,重庆市政府连续举办了49场疫情新闻发布会,全程通过网络直播,创造了全国地方政府疫情发布频率的最高记录,这一系列发布会不仅成为市民获取权威信息的主渠道,更展现了特殊时期政府信息透明化的实践力量。
从2022年11月疫情暴发到2023年1月形势趋缓,重庆的疫情发布会几乎每日准时与公众见面,每场发布会通常持续30至60分钟,由市政府新闻办主持,邀请卫健委专家、疾控负责人、基层工作者等轮流出席,发布内容涵盖每日疫情数据、防控政策解读、生活物资保障、就医通道信息等市民关切的方方面面,据统计,49场发布会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亿,单场最高观看量达800万人次,形成了强大的公众传播效应。
重庆疫情发布会之所以备受关注,关键在于其真实回应了市民诉求,在疫情高峰期间,市民对核酸检测、封控管理、物资供应等问题存在诸多疑问,发布会没有回避尖锐问题,而是直面焦点:为何高频次核酸检测?如何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怎样优化隔离措施?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给予详细解答,不掩饰困难,不回避矛盾,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种坦诚态度有效消除了公众疑虑,遏制了谣言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的创新形式也增强了传播效果,除了传统的发言人解读,发布会还引入现场连线、视频展示、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记得第27场发布会中,主持人视频连线了一位封控区的社区书记,这位书记带着镜头实地展示物资配送流程,直观回应了市民对“最后一百米”配送的担忧,这种接地气的呈现方式,让政策解读不再枯燥,拉近了与市民的心理距离。
49场发布会背后,是一整套高效运转的信息协同机制,每场发布会前,市政府都会通过多个渠道征集市民问题,梳理热点焦点;发布后,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澄清误解,这种“发布-反馈-回应”的闭环机制,确保了信息流动的双向性,使发布会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更成为政民互动的沟通桥梁。
信息透明带来的不仅是知情权,更是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在疫情最吃紧的阶段,重庆市民虽然面临诸多不便,但对防控政策的认同度持续较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的公开透明——市民了解形势的严峻性,理解政策的必要性,自然也更能配合执行,正如一位网友在直播评论区写道:“虽然每天数字还在涨,但知道了真实情况,反而心里更踏实了。”
重庆49场疫情发布会已成为中国公共卫生危机沟通的一个典型案例,它证明,在重大公共事件面前,最大限度地公开透明,主动释放权威信息,不仅能有效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情绪,还能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形成抗疫合力,这种信息开放的态度,应当成为未来应急管理的标准配置。
当下,疫情已进入新阶段,但重庆疫情发布会留下的经验不会过时,它提醒我们,信息公开不是应急之举,而应成为治理常态;公众知情不是额外恩赐,而是基本权利,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政策在监督中完善,才能真正构建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桥梁,共同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朴实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shbomb.com/yulezixun/28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朴实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疫情新闻发布会直播49场,重庆疫情新闻发布会直播49场视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朴实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南京疾控回应为何确诊病例持续增多,说了啥?1、南京举办第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针对“确诊病例为何持续增多”等问题回应说,近期病例报告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本轮疫情发生的场所特殊性、病毒传染性强。此次引发疫情的毒株传...